清欢越学就约有感悟,不仅是眼睛学,身体,心灵也要学,学到骨子里,学到心里。
很多人都说读书人气质儒雅是因为读了很多书,其实不然,光读书并不能培养什么气质,只有把书里的东西读到身上,读到心里,才会培养出气质!
清欢便是如此,四十九篇《礼记》一本本学下来,几乎一天一个变化。
原本的泥猴狗娃,渐渐养出了一种气质,身上华贵的衣服也慢慢变得顺眼起来。
小小的年级,无论是行走坐卧,还是与人交流,都给人一种不卑不亢,沉稳中正的感觉。
当清欢学到《礼记,大学篇》时,他总算明白“正心诚意”的出处了。
《大学》有言欲修其身,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先诚其意,欲诚其意,先致其知。
不管是做什么事,先要知道怎么去做,懂得其中的窍门,这就是“致其知”。
之后全身心的投入去做,尽可能的专注,这就是“诚其意”。
身体专注,心也要端正,不能一堆杂念,乱开小差,这就是“正其心”。
而这个过程,就是儒家的“修身”!
《礼记》,是为了“修身”而“克己”!
只要能做到“致其知”,“诚意正心”,就能把事情做到最好,做到“止于至善”!
这是儒家“学”的窍门。
不仅仅是《礼记》,也不仅仅是儒家学问,而是天下所有事情都是如此!
所以儒家才能“多学”,“多精”!
……
明白了“正心诚意”后,清欢心中再无半点急躁,一颗心彻底沉稳下来,但学习的效率却以一种恐怖的速度提升着。
仅仅一年,四十九篇《礼记》就被清欢完全学完,并且牢牢记住。
同时也意味着他完成了识字的步骤。
老夫子很满意清欢的进度,笑着道“《礼记》学完了,可以丢开了吗?”
清欢摇头,道“有些祭祀礼节可以丢开,但“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