紊的开始工作。
谢大掌柜想到了一件事,“田姑娘,我看你写的那些食材里面,还有鸭血、鸭肠、鸭舌之类...”
“若暖天下的生意极好,这一日得用上多少只鸭子啊?”
晏尧在旁道,“大掌柜,我和田大叔已经把安平县的村子上养鸭养鸡的人家的鸡鸭全都定下了。”
“这次我来府城,也打算去其他县城,再多签一些人家。”
普通百姓人家养鸡鸭大多养不了几只,能养三五只就算不错了。
要是养上十几个,那就是鸡鸭大户了。
所以他和田大叔每到一个村子,就要签好多人家。
后来还是田大叔想了法子,直接找了村子上的村正。
他们和村正签了契书。
一只鸡的市场价格差不多是在一百文左右,鸭的价格则是一百五十文。
他们签下的价格跟市场价差不多,还不用到县里卖,只需要在村子上等着他们上门收就行了。
而且,他们还鼓励村民,多养些鸡鸭。
他们养鸡鸭,其实不需要费太多的粮食和饲料,只需要把鸡鸭赶到山上、河里去自己吃食就行了。
家里的那些半大小子,半大姑娘都可以做这项工作。
会孵小鸡孵小鸭的人家,只需要一些鸡蛋鸭蛋,再花些时间,就可以卖到一百文、一百五十文。
大家都很乐意。
这次还要跟府城的肉铺签契书,他们本就有买猪的途径,不需要晏尧他们再去找了。
“大掌柜。”谢大掌柜的人突然过来,“府城几个掌柜来了。”
谢大掌柜一愣,“他们怎么来了?”
“哪些掌柜?”
谢大掌柜:“就是岳掌柜,姚掌柜他们。”
就是慈州府府城那些本土酒楼的掌柜。
“他们来做什么?”
谢大掌柜:“还不是为了暖天下的生意...”
这么好的生意,谁不想来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