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性格爽朗,“你应该多出去学习,多见见世面。”
工作人员不算在代表团团员名额里,一般是年纪比较的大的团员的照顾人员,以及随行的翻译,算作是临时出国人员。
江弦想了想,还是拒绝了。
正所谓无功不受禄,无德不受宠,而且他也没什么一定要去日本做的事情。
曹禺没想到会被江弦拒绝,他比较注重礼节,一脸歉意,“请见谅,我有些唐突了。”
“您可千万别这么说。”
江弦吓了一跳,“以后有机会,还请您一定带我出去看看。”
晚宴很快召开,一开始大家还矜持着,等喝了酒,气氛就松弛了。
不少学员拉着江弦,聊起了他的那篇《草房子》。
尤其是瞿小伟、郭玉道,他们尤其感兴趣,因为他们都是写儿童文学的作家。
“这样的作品伱是怎么写出来的?我写不来。”瞿小伟一个劲儿的说。
郭玉道削瘦,面色萎黄,精神多少有些不济,“写的真好,不论故事情节还是文笔都甚好,人物写的也足够鲜明。”
瞿小伟凑上来透露,“玉道同志还给你写了文学评论。”
“是么?感谢感谢。”江弦诚挚的说。
王濛喝了几杯,兴致勃勃的讲述起他心目中的世界文坛排名。
“第一当然是托尔斯泰,托尔斯泰的伟大是毋庸置疑的。”
王瑶那标志性的大烟斗含在嘴里,呼呼有声,“你应该加个前提,把剧作家刨除出去,不然托翁和莎翁应该怎么比较呢?”
“对,应该把剧作家刨除掉。”王濛点点头表示同意。
他喝了口水接着盘点:“第二当然是陀翁,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是两颗巨星,两座永恒的大山。”
这话没有人反驳,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全世界公认的两大文豪,其余作家难以望其项背,无法与之比较,文学的至高宝座只有他们两人有资格争夺。
这会儿一桌子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