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随军出征的将军们,他们听到太子这么说,一个个都对扶苏投去感激佩服的目光。
尤其是任嚣,他非常震惊。太子真是个可怕的人啊。我明明一句话都没说,太子居然知道了我心里在想什么。这戍守的差事,从来都是扔给不被重用的人去干。一旦被扔去边边角角,一守就是年。
大王又不让这些将军、士兵在外另娶妻,更不准生子,这可就太为难他们了。
任嚣本来觉得太子长得年轻,儒雅潇洒,现在听了太子这么一番话,他感觉到扶苏的可怕之处,心里自然而然对太子多了几分敬重。
再有就是李信、蒙恬这样的将军,他们都是朝中大臣的后代,家境相对优渥,更都读过书,父母师傅教导他们明白大义为何。当听到太子这么说,他们也是都心里咯噔一下。
太子这个人,确实与众不同。
很多时候,仁义是喊出来的。那些一天到晚就喜欢压迫欺辱他人的人,最喜欢把自己是好人挂在嘴上。而评价一个人仁义,也往往都是虚伪恭维之词。
但是当真的有人践行做到了仁义,他们反而不知道该用何等的言辞才能形容扶苏,评价扶苏的做法。
他们都变得沉默,只是静静地望着扶苏。
只是,这时候冯去疾、李斯、赵高,一众秦国高官们却面色冷淡。
他们都皱着眉,不断地捋着胡须,一个个也没说出什么话来。
这可不是王宫殿宇,这是秦国的朝堂。扶苏身边的人不再是一群生活相对安稳,没有见识过世界残酷黑暗一面的人。
在扶苏身边坐着的这些高官们,他们奉的是法家而不是儒家。
扶苏是出了名的亲民,其实他并没有得到当今秦国法吏高官集团们的认可。
因为秦国本来就信奉的商君疲民、弱民之术,只有削弱民众的力量才能填补、壮大国家的力量,这样才能使得秦国有着争霸天下的实力。
而这时候的法家,本质上就是等级剥削压迫。
只是后来董仲舒把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