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来说已经相对稳定的选拔制度已经运行起来,这正是大汉朝赫赫有名的举孝廉。
不过在此时的秦国,这个选拔制度只是单纯的命名为举荐。
从下到上,有着一套非军功晋升之外的选拔文吏、提拔武将的模式和标准。
正是这个模式,让秦国能从天下以及秦国的最底层吸纳新的人才。
而六国的诸侯王,只能被贵族制捆绑,无用之人充斥在诸侯王面前,君王想推也推不掉,因为根本没有势力和他们抗衡;就算推掉了,补上来的也还是一样的人。
他们发现了秦国其实已经酝酿出了一个新的官员选拔制度。
无论是军功爵制,还是举荐制,都在断绝无用的贵族入仕。
这就使得士人要想能够得到高禄,不能再依附于过去身为臣子的贵族,而是越过他们,直接向君王效忠。
这个制度就是官僚制。
张苍其实是顺着扶苏的意思,再加上儒家荀卿对制度和师、内圣外王的政治理想加以综合。对秦国一定的了解,已经想到了要把儒家的血,和这些制度
渐渐地
淳于越跟着张苍的研究思路,了解到了除去儒家典籍之外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和主张。
淳于越不禁好奇,“你我按理来说也是同出一门,只是下柱国却视野开阔,谈天说地,几乎是无所不能啊。”
这两个人聊起天来,太有意思了。
一个是张口闭口都是子曰,一个却能说出墨家、名家、阴阳家的理论。
淳于越本以为自己很牛逼,没想到在这个后生晚辈面前,自己竟然显得读书不够多。
可谓大耻矣
“无他。唯广见也。我什么书都读,从不拘泥于一家之言。过去我也曾和仆射一样,专心读儒家的典籍。可是我发现儒家祖师爷的话我根本无法理解。机缘巧合之下,却在百家之说中找到了答案。”
淳于越听了,自然嘴上说着认可赞许的话。
回到家里,他也开始紧跟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