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生产向来是鬼门关,要是那时动手脚,孩子也能神不知鬼不觉地走了
冀国公的算盘,萧玥猜不到,不过她本能的防备着大房一切人,生产这么重要的时刻,更不会让大房插手,她都想好了,一旦自己发动,就让祖母过来应付郑夫人。
崔氏第二天听了陈氏的话,才知道萧玥不回府参加中秋家宴,她倒是挺赞同的,谁知道大房会出什么幺蛾子,孙女还是仔细些好。
她跟陈氏商量下,干脆一家四口、叫上张氏、陆廉,先在公主府提前过中秋。萧四、萧六也已经成亲,但崔氏没让他们一起过来,过来也不自在。
萧玥真觉得她祖母是个难得聪明又通透的人,要是她生在现代,绝对事业有成,奈何现在这环境,让她只能被困在深宅大院,一辈子受婆婆磨搓。
樊太夫人前段时间病了,年
纪大了,这一病就再也没起来过了,这会躺在床上连意识都不怎么清明。
祖父和祖母天天过去探望,不过也只是探望,伺候全是下人来伺候的。祖母掌家甚严,下人倒是不敢怠慢太夫人,但也只是伺候,并不会跟她多说什么。
也幸好樊太夫人大部分时候都是昏昏沉沉的,也没什么意识,大家都知道她在熬日子罢了,不过无论是萧铮还是冀国公都不希望她死。
她一死,就代表两人要丁忧,官场瞬息万变,谁能保证守孝三年后两人还能官复原职萧铮比冀国公稍好一点,毕竟萧清还算出息,自家孙女也嫁了萧珩。
樊太夫人死,丁忧的只是儿子,跟孙子、曾孙没有关系,有萧清在,就算没有萧珩帮忙,萧家也不会落魄到底。
冀国公就不一样了,世子在朝中只领了虚职,即便留在朝堂上也不可能对家族有任何助力。这段时间冀国公难得来二房探望樊太夫人,就希望她能拖越久越好。
这是崔氏都趁着男人没来时跟孙女说了,孙女和儿媳不一样,儿媳被养得太傻,跟她说这种事就是说个乐子,但孙女不一样,让她知道这些事,也方便日后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