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氏说“我也希望她走得越晚越好,最好等你能出了月子再走。”孙子、曾孙不用丁忧,可守灵还是需要的,孙女这会挺着大肚子怎么守灵最好能等孙女生产以后再走。
萧玥道“您也不
要太累了,自己身子才是最要紧的。”她也没提去看樊太夫人的话,不说萧家晚辈都没去,就算自己要去也不是现在,不然怎么解释她不参加中秋家宴。
“祖母,之前大房老二媳妇过来跟我聊天,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问我要钱,大房有这么穷吗”萧玥不理解地问。
崔氏嘴角微哂,“他们家业不少,当初分家时老爷子大半产业都属于国公府的,都在大房手里,可金山银山也架不住他们坐吃山空。”
当初国公府大房、二房闹得不可开交,老爷子私下偏心樊太夫人,但大事上还是拎得清的,给太夫人的都是他的私产,公中祭田收益无论娇妻怎么哭闹,都
分文未动。
老爷子一死,他们二房几乎是被大房赶出国公府的,名义上没分家,可两家院门一关,同父的亲兄弟感情都不如邻居。那时候大房多意气风发
但现在呢除了萧珩之外,子孙没一个成器的。本来她以为有萧珩在,大房也无忧了。可在孙女嫁给萧珩后,她渐渐发现萧珩跟大房的关系,并未对外显露得那么好,萧珩甚至是脱离于大房之外的。
因此大房这些年看似花团锦簇,实则是驴粪蛋子表面光。郑氏又是好脸面的人,每年寿诞都要大办一场,公中钱撑不住,就只能用媳妇嫁妆、私房补贴。
世子夫人还能拆东墙补西墙,孙媳妇没这能力,就只能来打秋风了。崔氏问萧
玥“你给了多少”
萧玥说“我送了一副万寿字绣卷。”钱是不可能给的,寿礼是要准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