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理论中,脉象洪大这一体征,与体内阴阳平衡的状态息息相关。“阴精”通常指的是体内的精微物质,如血液、津液等,它们具有滋养、濡润、宁静等作用;而“阳”则代表着机体的功能活动,具有温煦、推动、兴奋的特性。
当阴精不足时,意味着体内的滋养物质减少,无法充分制约阳气的亢进,从而导致阳气相对有余,即“阳有余”。这种情况下,阳气失去了阴精的制约,便会过度活跃,产生热邪,进而引发一系列热病症状,中医称之为“热中之病”。
脉象洪大,正是这种阴阳失衡在体表的一种反映。洪大脉的特点是脉体宽大,搏动有力,来势汹涌,如波涛汹涌般汹涌澎湃,这反映出体内阳气旺盛、气血充盈的状态。然而,这种充盈并非健康状态下的充盈,而是由于阴精不足,阳气失去制约而过度亢进的结果。
因此,对于脉象洪大的患者,中医在治疗上通常会采用滋阴清热、调和阴阳的方法,以恢复体内的阴阳平衡,从而缓解热病症状,恢复健康。
脉象来时急疾而去时徐缓,这是由于上部实而下部虚,气逆于上,多好发为癫仆一类的疾病。脉象来时徐缓而去时急疾,这是由于上部虚而下部实,多好发为疠风之病。患这种病的原因,是因为阳气虚而失去捍卫的功能,所以才感受邪气而发病。
当两手脉象均表现为沉、细、数时,通常意味着肾脏的病理状态。沉脉表示病邪在里,细脉则多表示血虚或阴虚,数脉则与热邪相关。因此,当这三种脉象同时出现时,往往提示着少阴经的阳厥病,即由于肾脏阴阳失衡,阳气上逆而导致的眩晕、四肢厥冷等症状。
沉脉,指的是脉象深沉,按之始觉,通常表示病邪在里,正气不足;细脉,则是指脉象细如线,应指明显,多表示血虚或阴虚;数脉,即脉象跳动较快,通常与热邪相关,也可能表示体内正气与病邪斗争激烈;而散脉,则如同散落的珠子,按之无根,浮散不收,往往预示着正气耗散,病情危重。
当这四种脉象同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