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尚书裴茂又传话,似乎赵基也想让裴茂当侍中。
这让刘协迟疑,侍中肯定是越少,权力更大;侍中数量越多,越不利于政事专一。
刘协思索之际,侍中台崇、丁冲就直腰拱手:“臣附议。”
见此,刘协扭头看尚书台众人:“拟诏,拜赵公侍中。”
赵彦也不推辞,他起身施礼之际,几个侍中稍稍交流,就搬动矮榻,在大厅右列组成一排。
赵基扶赵彦坐在上首,就对其他三人说:“我等皆为天子之侍臣,位次当以年齿排序,我就坐在末席。”
“也可。”
刘艾应下,台崇、丁冲也不反对,他们很想尝试这套制度好不好用。
于是门下省新设以来表决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他们的座位排序,赵彦不明所以,但他肯定在这种小事上支持赵基,又有刘艾附议,就这么顺利决议下来。
五名侍中依照年龄坐在大厅右首,左首第一是仪同三司的辅国将军伏完,其次是光禄大夫刘松,再次是右贤王刘去卑,末席御史中丞杨众。
其他公卿要么出使河北,要么出使袁术不在朝中,要么被赵基、赵彦的军队扣留,再要么就腿断了养伤。
但大厅两侧还有跪坐在地的尚书、黄门侍郎、议郎这类充数、领事的公卿储备。
刘协端坐上位,观察右首五名侍中,就说:“列位爱卿可以议事了。”
赵基坐在末席,跟着几个人微微欠身,但中间三个人不开口,首席赵彦就问:“各军赏赐一事,所需钱财不菲,多少适宜?”
次席丁冲就说:“某以为,每军军士赏钱三千,次第往上各加一千,百人督万钱。”
说完扭头看右侧刘艾,刘艾摇头:“过多,各军战力有别,功勋深浅不同,岂可一并论之?难道闻喜义兵,也要每人授发三千钱?”
才过了几天好日子?
没有卫氏金库,就丁冲那种洒脱性子,又得提议赖账。
刘艾不见丁冲反驳,扭头看右边台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