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能力的好坏对生存有什么影响,下面我们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加以归纳,这对育儿大局观的形成极为重要。
一、注意知识简介
1、注意过程
2个月时孩子大多会发出微笑,到3个月就能用手扶摸东西了,这些举动既是对感觉、知觉良好发育的回报,也是注意发展的标志。一般而言,越是注意某件事情你越会知觉出更精细的信息,这就是“注意”是知觉发展非常重要的原因。通俗地说,你爱注意什么事,将来就会成为怎样的人。
(1)注意焦点的确定
注意焦点是怎样产生的?科学有目标功能和刺激驱动两种认知。目标功能是有意识地对选择物做出特殊检查。例如,罚球前,你对投篮动作进行念动复习等。刺激驱动是指无意识地对刺激作出有目的有回应。例如,篮球比赛中,你依控球队员的移位情况,主动把自己调整到适合的接应位置。目前,科学正在探究这两个过程间的关系,希望能在神经机置上解释关于注意焦点的问题。
目前,科学对“注意焦点”的观点是,你的知觉系统会被自动组织起来,把注意拉到环境中的新物体上(Yantis&Jonides,1996)。此观点至少表明,刺激驱动胜过目标功能的指向选择。
例如,新颖的教学方法会自动抓住学生的注意,但如果教师并不清楚这些新方法,对完成当前的教学任务有怎样的确切帮助,那学生的注意焦点会因新方法而转移,掉入学得多会得少的黑洞。依此观点也可预判,当下流行的“多师课堂”是违反神经科学的。
(2)不被注意的命运
目标之外的信息会有怎样的结局?科学家初步相信,不被注意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获得加工,但它无法达到“意识觉知”这一思维层次(Wood&Cowan,1995)。例如,由特殊权力者发出的指令,不被注意信息也会成为有意识注意的中心,但权力者失去权力,一切注意会被很快遗忘。
科学家认为,在注意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