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太子驾到(3 / 14)

臣近几日整理的奏疏,其中言明南京官场的弊政以及下一步整肃建议,请殿下过目!”

朱慈烺接过奏疏,细细阅读起来。

史可法不仅列举了南京官场存在的种种问题,还一针见血地指出其弊端的根源所在。

南京城的官员大多数都是在京城被贬,在这边混退休,他们觉得自己没有希望再次进入权力中枢,也就没了干劲,全都是混吃等死。

“史尚书所言极是!”

朱慈烺虽然年仅十六岁,却显得很成熟。

他虽然贵为皇太子,却从未享受过安稳奢华的生活。

崇祯皇帝自从登基那天起,便励精图治,甚至节衣缩食,尽最大可能削减吃穿用度,只为国库省下银子,拿给边军发饷打仗。

谁能想到,当朝皇后会带领后宫嫔妃宫娥,织布裁衣,补贴后宫开支。

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朱慈烺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从小就被灌输忧国忧民的理念,比同龄人成熟的更早。

他放下奏疏,神色凝重,说道:“南京作为留都,地位举足轻重,却成了部分官员的养老之地,风气败坏至此,整顿肃清已经刻不容缓,史尚书这份奏疏十分中肯,本宫必当禀明父皇,按照史尚书的提议进行整改。”

史可法闻言,心中稍感宽慰,看来陛下早就想整顿了。

只是碍于内忧外患,实在腾不出手,如今李自成和多尔衮纷纷撤出中原,可以放手干一场了。

他也不再掖着藏着,说道:“殿下明鉴,南京官场的问题根源在于官员的心态。许多被贬至此的官员,心灰意冷,失去了进取之心,只求安稳度日。加之南京远离朝廷中心,监管力度相对薄弱,使得一些不法之徒得以横行。因此,整肃官场,不仅要严惩贪腐,更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

“臣以为最要紧的,是调整南京官员的选拔机制,不再单纯作为贬谪之地,而应选拔有为之士,赋予实权,让他们在南京也能有所作为。其次要加强考核,对于那些不作为者,以

最新小说: 被贬去带菜鸟连?三个月练出全军第一! 嫂嫂请住口,恶贯满盈不是我! 替嫁太子妃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 1937:我的玩家是第四天灾! 从草莽皇子到千古一帝 在下崇祯,我为大明续命五百年 姜小白不当皇帝可惜了 手握百万大军,你叫我废物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