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爷!醒醒,快醒醒,饭菜都要凉了!”
耳边传来一阵焦急的呼唤,伴随着几声吞咽口水的响动,夹杂着一股菜汤香味扑鼻而来。
张三丰眉头微皱,眼皮一跳,缓缓睁开双眼。
入目的是一张圆滚滚的脸,眼睛瞪得溜圆,鼻尖泛着微汗,眉毛长得快打架了。
年轻小道士正蹲在床边,一手端着热腾腾的饭碗,另一手还拎着个泛黄的馒头,馒头边缘被咬了一口,却强行挂在碗沿上晃来晃去。
小道士正努力控制自己不咬第二口,眼神却出卖了他,死死盯着碗里热气腾腾的梅干扣肉。
“师爷?您不会睡傻了吧?”他小心翼翼地凑近两寸,试探地晃了晃碗。
张三丰眼中精芒一闪,整个人仿佛从梦境中一跃而出。
他下意识坐起身,目光在屋内迅速扫视。
屋子不大,四面木板透着老旧气息,但收拾得干净整洁。
墙上挂着一块漆金匾额,字迹苍劲有力,写着“龙虎山天师道讲学堂”七字。
门口悬着一张符纸,符纹微微浮动,释放出淡淡金光,在梁柱之间缭绕游动,炁息如丝,细如游龙。
张三丰低头打量自身。
灰白道袍,袖口洗得发毛,拂尘整齐地搁在床头,身上没有一丝兵刃,也没有丹药气息。
再照镜自观,一张苍老的脸映入眼帘,胡须如银,眉发皆白,神情却稳如老山,一副深不可测的世外高人模样。
他眯起眼,深吸一口气,体内炁息如潮般涌动。
他缓缓一炁内转,识海瞬间如洪水开闸般翻涌——
一段是他在元末明初武当山闭关参道、悟太极、抗倭寇、镇乱世、终至霞举飞升的记忆。
另一段,是龙虎山六十五代天师张之维,从年少学道、辩道惊才,到后期淡出江湖、掌龙虎山讲学堂,挂名长老的经历。
两段记忆交织融合,瞬间贯通。
他沉声吐气,眼底平静如湖,却泛起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