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直守。
老炉候见是梁尚才人等,道:“山前还好?”老炉候六十开外的人,身躯壮实,声似洪钟。
梁尚才道:“太平。”
老炉候松了一口气,把一行人看一遍,只除卫勍、梁尚才之外都不认得。
梁尚才叫来古因仄,道:“石偻子窑口五儿子古因仄,经众人投石举荐入得都监府为一府之主。此番前来专程来问慰众人,抚恤战死军将眷属。”
老炉候道:“甚么一府之主,龚三横死了?”
梁尚才道:“先安下食宿再说。”教老炉候前面引路,向七道沟走去。
铁冶坊一共九道沟,沟阔壑深各不同,民众沿沟砌造窑口而居,每道沟户家人口多寡不一。
一簇人来到高阜远远望去,黄昏里:
天乾烟霭沉沉,地坤迷雾昏昏。窑口上下错落,枝桠稀疏无鸦。东山斧劈峻险,西峦起伏叠嶂。只是冬日一片寂静,边塞无限荒凉。
老炉候引着人马转过山坡走过石床,来到自家窑口,把几个看一遍,教梁尚才、卫勍去间壁王家酒馆歇宿,冬其望、向泰平、三汉子并押解银子的土兵住下首人家两人一户依次而居,金美妤、雨荍、初枔、古因盈四个女眷且住铁铖婆娘卧房里。又分付道:“住在那里吃在那里。”
铁铖婆娘欢喜着接住几个,把包裹搬去卧房里。这婆娘脸方臂粗,腰宽臀肥,绛紫肤色,云鬓绾髻,不施粉色。虽无一丝撩人的颜色,却有可亲的笑容,教人欢喜。
婆娘头上斜插一个金簪儿,再无坠饰,安顿了行李就笑着提了地炉上一壶滚汤泡茶待客,捅开灶门造饭。
老炉候把梁尚才人等引去各家安顿了,回来引古因仄来到石偻子窑口。这窑口与别处不同,是窑口不如唤做石坊,窑口里外堆着石头,却是石偻子多年来凿的石雕,面目狰狞又妙趣横生。石偻子窑口一把铜锁锁着,老炉候望左邻右舍打问石偻子去处。
古因仄看石雕却因天暗看不分明,只是隐约见着轮郭。
老炉候打问